日本文化奇奇怪怪,上厕所都有“厕神”?怪不得征服了全世界!

走啦旅行2022.06.01
00bbc6ce85f6295159f79b2f21f2c925

编者:

自从我们开创“独身上路3万环球180天”这个专栏以来,后台收到了很多热心读者的留言,有佩服她说走就走穷游世界的勇气的,有透过她这扇窗户来窥见世界的,有对她旅途中的一些见闻认知持不同意见的,其中最多的一种声音是对她在旅途中作为一名单身女生“不管不顾”,对安全不设太明确边界的做法持非议的。特别是印度一站,很多人用了”幸存者偏差“来形容她的旅行经历。

在我看来,争议本身是对她这种旅游方式的一种关注,我一直觉得,旅游不应该只有一种姿态被看到,奢华的舒适的是,冒险的激进的是,谨小慎微的是,精打细算的是……而瑞雪的,很明显,她的是青春的,是热血的,是不走寻常路的。

希望大家看得开心,以后涉及的旅行目的地,如果有一些危险的地方需要注意的,我们会额外贴个安全提醒。

上期说了一个全世界最脏的国家,很多人留言直呼受不了。其实说实话,我也忍受不了脏,但是印度就是这个国情,你想要去玩、想要去体验,也不得不接受。

还记得我穿着拖鞋进去,第一天去就赶上下雨,那些垃圾、脏水没过我脚面,我心里想死的心都有了。后来出门成群的苍蝇围着我,感觉自己像个移动的粪堆。那时候想这辈子都不要再来印度玩儿了,不过现在想起来还挺有意思的。

人生在于体验。既然这么“重口味”的体验大家接受不了,我就讲讲我旅行中的另一个极端,干净得一尘不染的国度——日本。在日本旅行七天,留给我印象最深的不是日本人的礼貌、东京的繁华,而是日本的厕所。

2017年,央广网曾评价过,如厕体验,日本天下第一。今天我就根据日本的历史结合一些我的体验,讲讲日本的如厕文化。

超级“变态”的细节

我膀胱很小,非常爱上厕所。出门旅行、坐长途车通常一整天都不敢喝一口水,怕找不到厕所、又怕厕所太脏或着收费高昂(欧洲有些国家上厕所一次一欧元),但是在日本,我发现遍地都是卫生间,路标上也会清楚标注。因此,我无论是在电车站、商场、餐厅、711还是居酒屋,都能随心所欲上厕所,而且不怕踩雷,每一个都非常干净!功能齐全!

比如基本上所有的厕所都是智能马桶,可以加热、喷水、烘干、除臭、甚至消毒,怕脏不想做,都有马桶垫随时取用;

比如每一个卫生间走进去全部有纸,虽然很薄,但是至少都是两大卷(这里说一下,日本卫生间的垃圾桶都很小,自动马桶可以冲洗PP,薄纸巾是用来擦剩下的一点水渍的,用完直接丢进马桶里,可以水溶);

比如你上厕所时会听到旁边的小盒子“音姬”自动发出轻音乐声或流水声来掩饰你如厕的尴尬;

比如座位两旁都是扶手,日本老龄化程度全球第一,这样可以避免老年人因为久坐起身导致的眩晕,旁边还有紧急呼叫按钮,可以在晕倒时按下等待救助;

比如每个卫生间都特别大,门是推拉的,方便带孩子妇女和残疾人坐轮椅可以通过,坡度的设计也经过精心计算;

比如女性卫生间门口都有卫生巾自动贩卖机,防止大姨妈突然造访时的尴尬;

比如,日本的男士厕所里也可以找到婴儿临时座椅,折射出日本的育儿观念,男女平等。

比如公厕内大多有可折叠的婴儿座椅、换衣台和尿布更换台、有独立化妆间、除臭间、换衣间……

后来几天我住了青旅、民宿,这些地方厕所即便是再小这些功能都不缺,着实让我感慨咱们和人家的差距。听朋友介绍,日本的厕所还都是节能节水的,有的马桶水箱盖还设计成一个小洗手池,洗过手的水可存入水箱,循环再利用;有些家庭的厕所更加高级,可以自动化验你粪便中成分来传输数据给家庭医生,随时检测你的健康状态。

几年前,曾有日本小女孩在油管上分享自己家的卫生间,三分离、功能齐全、充满人性化设计,让全世界震惊到瞠目结舌,该条视频也创下了全网播放破亿的记录。

由此可见,日本厕所征服世界也名不虚传。早以前听过中国人扎堆去日本买马桶还没什么感受,但是从日本回来后,我第一件事就是给家里换了智能马桶。体验真的好棒!

是什么让他们如此重视?

上厕所关乎“民族自尊心”

在日本人心中,厕所并非藏污纳垢之所,而是一个“神圣”的地方——每一个厕所里都有一个“厕神”,厕神美丽大方,类似于佛教里的观音菩萨,享受民众膜拜。传言,如果厕所打扫得干净、清洁,舒适宜人,未来的孩子就会漂亮。反之,生出来的孩子就会丑,且命运多舛。

因此,日本人非常重视厕所清洁。每年年末,厕所里也要摆上新娘的装饰或着小摆件。在有些地方,还有一个风俗。一家人坐在厕所前的一张草席上,向厕神简短致意,每人吃一口饭,表示领受了厕神的恩赐。

2010年日本“红白歌会”上,歌手植村花菜唱的歌《厕所女神》就是关于这一习俗的写照:“……每间厕所里都住着一位美丽的女神,如果每天将厕所打扫干净,长大后就能成为像厕神一样漂亮的女人……”

夏威夷大学历史学家韦恩·法里斯研究日本文化时也曾提到日本对厕所的重视,他说:“爱干净、爱厕所是日本普世价值的一部分,早在公元6世纪,日本人就发明了可以冲水的厕所。到了公元14世纪,每天必须洗澡已成为全民生活习惯。”

《他们来过日本》一书,引述16~17世纪去过日本的传教士的话:“为客人提供的是非常清洁的厕所设施,坐落于离房间较远的僻静之处……厕所内部一尘不染,还放着一个香盘和裁好了的厕纸……每当客人离去后,扫厕所的人会将其彻底清扫一番并撒上干净的沙子,如此仿佛从未使用过一样。厕所旁会有一大罐清水和其他洗手所需之物,因为无论贵贱,他们都有大小便后洗手的习惯。”

也就是说,日本的如厕习惯由来已久,早已根植在百姓心中。如今,日本的厕所依然是家庭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,我曾看过日本的综艺节目,即便是两三平米的豆腐块卫生间,女主人也要隔离出一个小浴室用来泡澡;安装一个超贵的马桶盖用来上厕所,对她来说,每天卫生间里放松时最重要的事。

由此,日本衍生出了一些厕所文化,比如:

日本作家妹尾河童著有《窥视厕所》,窥视48个名人家庭的厕所,包括美术家、音乐家、建筑师、赛车手、文化评论家、探险家、演员……记录了他们各自对厕所的理解乃至种种怪癖,还有对厕所的记忆。河童还介绍了东西方厕所的不同以及历史演变。

日本北九州有一个新落成的“厕所博物馆”。从20世纪初期的陶瓷蹲式马桶,到当下最新款高科技马桶盖,博物馆内数千件展品无异于一部马桶发展史。日本人对个人卫生的超高关注度,从中可以管窥一斑。

对日本而言,厕所是关乎民族自尊心的头等大事!

日本的“厕所革命”

其实能发展到如今的全民公厕、干净如新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事,日本也进行了漫长的“厕所革命”。

二战后,日本经济一蹶不振,国内举目萧条,厕所更是长期受冷落,肮脏不堪,无人理睬。七八十年代开始,在美国的经济援助下,日本经济逐渐恢复,并且一跃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。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,提高到什么程度呢?日本成了LV最大的消费国,从十七八岁的中学生到老太太,几乎人手一只。因此,大家对如厕这种“头等大事”也提出了新要求。

人民要求政府修缮公共设施、增加厕所数量、重视妇女权益,于是一场轰轰烈烈的厕所革命开始在日本大地展开。1985年,日本厕所协会成立,提出“创造厕所文化”的口号,并把每年的11月10日定为“日本厕所日”。该协会每年还会举行一次厕所专题讨论会,并进行“十佳公厕”评选活动,一时间,日本厕所数量激增。

2015年,日本政府发起“厕所运动”,还专门设置了一项“日本厕所奖”,以鼓励民众提升厕所品质,提高生活质量。并且包括toto、东芝、西门子等品牌在内的9家马桶盖生产商达成统一意见,表示将所有智能面板上的按钮统一图案,实现外国人来日无障碍使用日文厕所。

2018年,日本内阁府公布的调查报告,智能马桶盖在日本家庭的普及率约80%,在公共场所也有很高的普及率。如今三年过去,日本的厕所普及率应该又创新高。

疫情之后去日本旅行,真心建议好好观摩日本的“厕所文化”。

3c2f1fd3d610923b34974f2870e4dbca
© 走啦旅行